您所在的位置:环境保护

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海底发现大量稀土

据报道,东京大学副教授加藤泰浩领导下的地球资源学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显示,太平洋中部及东南部的大部分公海海域3500米至6000米深海底淤泥中含有大量稀土资源,可开采量约是陆地稀土储量的800倍。这是世界上首次确认海底存在有开采价值的稀土资源。
稀土是钕等17种元素的统称,属于流通量较小的“稀有金属”。稀土与铁等混合后可以提高磁性及耐热性,是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等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原料,今后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当前陆地稀土储量约为1.1亿吨,中国拥有的稀土产能超过全球总量的95%。
加藤泰浩副教授的研究小组分析了东大海洋研究所等机构在太平洋约80个地点采集的2000多个海底地层样本。结果显示,太平洋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约11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含有高浓度的稀土。加藤说,如果掌握有效的技术,海底稀土有可能代替陆地稀土资源。
此次发现稀土存在的海域几乎都是公海,日本资源能源厅矿物资源课官员表示,在公海开发金属资源尚无先例,与各国可以独自开发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不同,公海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并不存在发现者和发现国具有优先权的规定,而是由1994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国际海底机构(ISBA)”进行管理。
日本物质及材料研究机构的原田幸明认为,深海稀土并非一经开采就可在短时间内满足各国需求。用于制造高性能磁石的镝等重稀土,只有中国南部的特殊矿山才生产。海底稀土是否可以作为资源,还要看其重稀土含有量。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信息  |  隐私保护  |  免责声明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中华自然科学网(SC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7034147号   客服及报障邮箱:sci@scicn.net